小宋风流亦足多,八年华烛伴娇娥。红尘谪满瑶池去,碧海青天唤奈何。
玉镜台前小照陈,凭君重见李夫人。月痕花影分明在,不用丹青为写真。
美人无寿古今怜,谁乞娲皇补恨天。毕竟文箫休怨别,彩鸾原是蕊珠仙。
悼亡词谱断肠声,密誓凭肩忆旧情。寄语韦郎珍重好,玉箫缘分望来生。
挽槐庭簉室仙逝。明代。陈瑚。 小宋风流亦足多,八年华烛伴娇娥。红尘谪满瑶池去,碧海青天唤奈何。玉镜台前小照陈,凭君重见李夫人。月痕花影分明在,不用丹青为写真。美人无寿古今怜,谁乞娲皇补恨天。毕竟文箫休怨别,彩鸾原是蕊珠仙。悼亡词谱断肠声,密誓凭肩忆旧情。寄语韦郎珍重好,玉箫缘分望来生。
陈瑚(1613—1675)明末清初学者,与同里陆世仪、江士韶、盛敬齐名,被人合称为“太仓四先生”。字言夏,号确庵、无闷道人、七十二潭渔父,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。崇祯十六年(1643)举人。其父邃于经学,家教有法。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,论学相辩驳,贯通五经,务为实学。又善横槊、舞剑、弯弓、注矢,其击刺妙天下。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,年六十二岁。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。卒后门人私谥其为“安道先生”。在光绪年间,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,建立四先生祠,春秋致祭,以示敬仰。《清史》有传。 ...
陈瑚。 陈瑚(1613—1675)明末清初学者,与同里陆世仪、江士韶、盛敬齐名,被人合称为“太仓四先生”。字言夏,号确庵、无闷道人、七十二潭渔父,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。崇祯十六年(1643)举人。其父邃于经学,家教有法。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,论学相辩驳,贯通五经,务为实学。又善横槊、舞剑、弯弓、注矢,其击刺妙天下。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,年六十二岁。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。卒后门人私谥其为“安道先生”。在光绪年间,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,建立四先生祠,春秋致祭,以示敬仰。《清史》有传。
忆昔六首 其一。明代。李梦阳。 巳巳蒙尘数郭登,驰驱国难有杨弘。如今岂乏熊罴辈,比较元非击搏能。
大雪。近现代。黄福基。 老树酣风零叶下,土盆冻裂梅偃亚。密云酿雪散寒空,瓦屋荒畦白无罅。欲暝不暝鸦乱翻,飘镫小阁初入夜。山泉汤鼎炉火红,打窗碎听琉璃泻。槎枒短句气亦寒,吟破苍莽声初乾。扶阑横眼仰天笑,欲邀大月湔脾肝。
泪菊愁萸,向尊前诉出,伤高怀抱。红上戍楼,登临怕看残照。
目中剩影关河,任付与、尘飞烟扰。萧萧。正西风信紧,还欹茸帽。
惜秋华·庚子秋携家避地广平,重九日出郭游莲亭。十八年重到,堤柳萧瑟,大有江潭之感。用梦窗重九韵。清代。夏孙桐。 泪菊愁萸,向尊前诉出,伤高怀抱。红上戍楼,登临怕看残照。目中剩影关河,任付与、尘飞烟扰。萧萧。正西风信紧,还欹茸帽。城畔翠杨老。尽霜乾旷野,秋光偏好。念倦旅,华发变,汉南重到。无边坠叶声凄,甚处吟、庾郎园小。迟了。阵云寒、雁群都少。
赠瀚侄 其一。。吴俨。 白屋无遗业,青年自立家。众皆称汝俭,我独恶人奢。客到惟供茗,春来不种花。有田仍负郭,著意树桑麻。
赠秀卿 其四。清代。孙原湘。 屈指春光到画阑,玉郎车马上长安。归期纵说相逢早,隔岁先愁欲别难。梦雨愿随行李去,泪珠偷共烛花弹。才人标格知多少,不似伊家耐细看。